为了吃它,杨贵妃被骂了一千多年
它,是声名远扬的岭南佳果,从古至今人们都为它的美妙滋味所折服。在运输条件不发达的的年代,不少吃货文人为了一尝它的美味甚至不惜跋山涉水来到岭南,并且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绝妙诗词。 它就是与香蕉、菠萝、龙眼并称为“南国四大果品”的荔枝,也是大家在夏天非常期待的一种水果,在以前运输以及冷链不发达的年代,荔枝这种美味是南方人的专属(杨贵妃除外),而如今,随着运输以及冷链的越来越发达,生活在北方的小伙伴现在也能品尝到了。 荔枝原产于中国南方,跟杨梅一样,是地地道道的本土水果,主要产地是广东,另外,福建、广西、四川、贵州、台湾等地区也有栽培。你别看它长得粗糙,实际上很娇气,摘的时候要带上枝叶,如果不带枝叶的话果子味道就容易变,还保存不了多久,而带上枝叶的话,保鲜期就会加长,因此古人将其取名为“离支”,而到了大约东汉以后,人们才将它写成“荔枝”,一直到现在都是这个名字。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非常有名的诗使得“妃子笑”这个品种广为人知,是非常有名的一个品种,而除了这个之外,荔枝还有桂味、糯米糍、挂绿、三月红、圆枝、黑叶、淮枝、元红、兰竹、陈紫、水晶球、白糖罂等等十几个品种,其中尤以广东产的糯米糍、桂味和挂绿这三个品种为上佳三品种,荔枝中的佼佼者。 很多人都喜欢吃荔枝,但是剥皮的时候却非常苦恼,不止从何下手,经常是用指甲一抠,然后就开撕,一两个还好,多了手就会疼了,而如果你仔细观察荔枝的外观的话,会发现它的外壳中间会有一条不怎么明显的缝,这条缝仿佛就是荔枝为了让你方便剥皮而特意给你留的,只要用手沿这条缝轻轻一剥,皮就打开了。其实,这条缝实际上是荔枝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因为荔枝是无患子科荔枝属的植物,它的雌花的子房是由两个心皮拼在一起组成的,而慢慢长大形成了荔枝果实之后,这两块心皮的边缘就会慢慢融合在一起包住果实,外壳这条缝就是两块心皮融合的边界线,这也是外壳最脆弱的地方,所以说它是为了方便我们人类吃它特意留的一条“拉链”,可谓是煞费苦心了。 荔枝的营养非常丰富,果子富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各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也非常有益,具有理气止痛、健脾生津的功效,特别适合身体虚弱、胃寒疼痛人群食用。人们喜欢荔枝,我觉得其实它的功效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它的美味,荔枝富含葡萄糖和蔗糖,但是它的味道并不是那种甜得发腻的那种,而是带着清香的那种清甜,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控制不住自己的嘴,一吃就停不下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的大诗人苏轼了。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是大吃货苏轼《食荔枝》中的两句,也是非常脍炙人口的两句诗,“三百颗”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但是这也能看出来我们的苏大吃货吃荔枝吃上瘾了,根本停不下来,从而发出了“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感慨。而如果你真的跟苏轼一样“日啖荔枝三百颗”,那么你接下来的行为并不是发出感慨,而是“鼻血直下三千尺”。众所周知,“一个荔枝三把火”,荔枝吃多了是非常容易上火的,这一点丝毫不亚于榴莲,建议成年人一天吃荔枝的量不要超过克,而小孩5颗以内是最好的。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吃荔枝的时候,将荔枝去皮在淡盐水中泡一会,有条件的可以放冰箱里冷藏,这样处理过后的荔枝不仅更加清爽甜美,而且还能防止上火,另外,用荔枝皮煮水喝,据说能解荔枝热(是真是假不清楚,不过民间的确有这么做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huanzia.com/whzyyjz/11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贵州开年种绿
- 下一篇文章: 为行人撑伞的林荫道串起城市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