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子夜谈鬼见愁
鬼见愁别名无患子、菩提子、小花鬼针草,民间俗称鬼见愁。旧俗采之令童子佩戴,或悬于门上,云可以避鬼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无患子》:“俗名为鬼见愁。”清王夫之《鬼见愁赞》序:“亦草木之实,或採令童子佩之,云辟鬼魅。此药在南召老家被誉为神草,生长于半山腰背阴处的岩缝内,民间以它为偏方治疗肾病、风湿等等,历代药书、药典均无记载,唯独伏牛山所独有。 一日受我家先生之托,心血来潮,吾与叔父同行,徒步二十余里,来回五十里寻找此物。晨起,带足食物,踏着晨曦微露遄行在东山的山间路上,穿过溪流,踏过苍山,约莫两个小时后太阳已经升起,随着时光的推移升的越来越高,直到午间阳光终于冲出山林,越过山巅,直直的照耀这一片山间。 那片山间许是很久也无人问津了,曾经光亮的青石山道,现已是杂草丛生,两旁高高低低的灌木丛也已经越发的高深,叔父在前面找寻着曾经的道路,我紧紧跟随在后边,步履蹒跚,却乐在其中,走一段长长的路短暂的在路边的小溪旁小息一会,掬一捧山涧的清泉龙吸而入,泉清水烈,甘甜味美味蕾随心游走,顿觉神清目爽,这泉水好似瞬间冲走了尘世里的一切尘埃,洗涤着内心深处的世界,让我渐行渐远,分外纯真。 继续向山顶而去,又走了半个小时终于来到要去的大山脚下,又在原地短暂的休息,一鼓作气攀岩游壁终于来到这山之巅,整个山为一体的花岗岩石头,质地坚硬,蔚为壮观,苦苦找寻的无患子树终于出现在眼前,我细细的考量,问着叔父关于此树木的情况,心里叹着树如此玄妙,无患子稳稳的扎根在眼前的这方山石间的缝隙中,个个挺拔向天际延伸,倘若登临对面的山峰石床而坐,看对面山石上的这些无患子,则又是另一番滋味,石崖上的这些无患子啊,你们就这样无言的静静的屹立在这片崖泉间,走过四时的花开花落,看遍山间的绿色勃发,揽遍红叶满山,掠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依旧贮满深情,成长自我,静默无言。 慕然间已是午间,移走了几支无患子树,来到山阳之地,席地而坐,与叔父共进午饭,无意间看到离我们不远的涯泉有棵瓤桃树,顿时大喜,心想中午可以美餐一顿鲜果了,秋冬交替的之际野果正是最鲜美之时,于是我便叫上叔父随我同去,不一会便到跟前,几个大鸟飞起,只见果树架已经盘旋在一颗大树上,两丈之高,还好叔父身手好,瞬间便爬上果树架,满树的鲜果,看的我眼馋,直流口水,我在下面接着,叔父在上边摘着,不一会堆满一地,便吃起来,这是的果实特别美味,时间酝酿了许久果熟蒂落,剥开仔细的品尝酸甜可口,止饿解渴,不一会便吃了一肚子的鲜果,实在回味悠长,食足果饱,摘了些野果,叔父说多留些在树上给山中的生灵留足过冬的口粮,我在饱食欲之时,心中不免有些愧疚之意,起身下山,祝愿山中的生灵能够度过一个暖冬,酝酿着新的春天。 下山时分亦是夕阳西下,山间分外迷人。夕阳照在叔父的脸庞形象格外的伟大,时光仿佛永远定格在这个瞬间,与无言的大山同时驻立在这天地之间,染醉了山林,惊醒了梦中人。 鬼见愁作为伏牛山的仙草,从孩童时至今常见采药人进山寻找此物,说他全身是宝,吉祥非凡,非寻常木材可比,今得以相见,便是缘。 沿着长长山间路,诗意的渐行渐远渐无书。悠悠岁月,惟愿人事安好,爱我及我爱的人幸福安康,便是晴天。 故事链接:相传以无患树的木材制成的木棒可以驱魔杀鬼,因此亦名为无患子。漳州有一位老妇女,常年吃斋念佛,每天烧香跪拜菩萨,一年四季,从不间断。有一年春天,漳州连降大雨,山洪暴发。当大水冲到这位老妇女门口时,突然从天上掉下一粒无患子(又称:菩提子),落地生根开花,大水便绕道而走。别人的家被大水冲了,老妇女的家平安无事。从此,家家都在自家门口前种一棵无患子树,用来消灾驱难,保佑平安。多年下来流传一首儿歌:无患子,种门前,佛造光,家宅安,子孙后代无患难,菩萨保佑万万年。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huanzia.com/whzstxx/1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花仙子年货盛宴第一波9个玫瑰79元抢
- 下一篇文章: 你的洗洁精含有无患子吗CCTV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