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吃过的奇珍异肴2
今天继续分享我的寻觅野菜野果之心得。 一、野蔷薇 蔷薇科蔷薇属植物野蔷薇,我五月份开花,有纯白、粉色、白中带粉三种花色,我们老家只有纯白色的,花香浓郁,我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喜欢把花采回家插在用完的墨水瓶里,水里滴上几滴红墨水,慢慢的花就变成粉红色了,我估计现在花店里的“蓝色妖姬”很多也是这样做成的。野蔷薇我们老家方言叫“刺柴”,吃春季新抽的嫩茎,要挑那种从根部抽出来的,剥了皮直接咬着吃里面的茎秆,肥嫩多汁,微甜带一点点涩味,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照样吃的津津有味。 白色野蔷薇花白色带粉的野蔷薇花粉色野蔷薇花野蔷薇嫩稍二、茶泡和茶耳 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茶树的变异叶片,有中空的球状和肥厚的耳状两种变异。一直对这个很好奇,有一年从网上花了75元买过一斤,和当时年幼的儿子一起尝的,小男孩一开始很好奇,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之后,连呼不好吃。入口肥嫩爽脆,涩味很浓,后味有一丝丝的甜,用嘴吸气满口茶香,有唇齿生香的奇妙感觉。 茶泡茶耳三、嘉宝果 金桃娘科树番樱属植物嘉宝果,也叫“树葡萄”热带植物。昨天常驻海南基地的同事给我带了一小包过来,她知道我对这个已经垂涎好久了。跟同事和儿子一起分享了,皮比较厚,有爆浆感,入口比较甜,后味微酸,附着在种子表面的肉有点韧,咬不下来,连着种子一起嚼酸涩味就出来了,果肉的味道跟我去年吃过的野葡萄最为接近。儿子的评价是:颜值不错,味道不好。 嘉宝果一般都长在树的老杆上四、地稔 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地稔,野牡丹科植物的花都很漂亮,第一次看到是在云和梯田的田埂上,有被漂亮的花惊艳到,可惜那次果实还没成熟,然后一直心心念念什么时候能有机会吃到成熟果实。单位跟我的小姑娘是云和人,有次叫家人采了很多果实、挖了几株植株寄给我,我把植株种在阳台花盆里,可能不是酸性土壤种不活。紫黑色的果实外面有稀疏的软刺,可以用手抹干净,酸甜中带有比较浓的苦涩味,里面有很多细小种子。直接这样吃口味不是很好,那段时间我刚好痴迷炖桃胶,发现放入炖好的桃胶里一起吃,味道很惊艳了,酸甜苦涩味使得寡淡的桃胶炖品口味层次变得丰富。发现炖好的桃胶和口味偏酸的水果是绝配。 开花期的地稔挂果期的地稔我炖的老南瓜、桃胶+地稔果实五、刺梨 蔷薇科蔷薇属植物,也叫缫丝花,花粉红色也很漂亮,果实号称Vc之王。第一次看到刺梨是杭州G20峰会那一年,全杭州放假,与儿子几个小学同学家长约着去贵州玩,在一个古镇上,看到很多摆摊买刺梨果实和果汁的。我本想买几个果实尝尝,人家老板建议我不要买果实,说不好吃,还不如买果汁。我一向不喜欢各种果汁,于是老板送了我几个果子。吃法和写的硕苞蔷薇一样,虽然硕苞蔷薇的果实不好吃,这个刺梨更不好吃,酸掉牙的那种,总于理解老板为啥不让我买了。 刺梨花成熟的刺梨果实六、神秘果 山榄科神秘果属植物神秘果,原产地是西非,在我国海南、广东等部分南方地区有引种。第一次听到神秘果这个名字是儿子小学的时候,他回家来跟我说有一种果实吃进去是酸的,然后再吃任何酸的东西都会变甜了。那时候我跟他一样对这个果实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有一年出差广州,有半日空余时间,去游玩了华南植物园,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了修剪成球状的神秘果树,零星挂着几个极难发现的未成熟绿果,留了遗憾回而归。后来还是那个云和姑娘,去华南植物园玩,给我带了几个七八成熟的果子回来。我尝了,可能是不够成熟的缘故,酸中带涩,当时家里没有柠檬之类的水果,吃了之后喝了一点醋,醋还是那个醋味,没有因为刚刚吃了神秘果而有任何改变,算是尝试失败。 成熟的神秘果七、无患子 无患子科无患子属植物,与热带水果龙眼和荔枝同科,外形也有点类似。果实外面的肉质果皮富含皂素,可以当肥皂用,因此我们老家方言叫“肥皂核树”,秋天的满树金黄的叶片是最美的景致之一,我很喜欢的树。小时候冬天,外婆偶尔会把去了皮的无患子种子埋进火铳的炭火里,要眼巴巴的等好久才会煨熟,砸开坚硬的种皮,里面的肉很香很香。一百多岁的外婆行动已经非常迟缓,不会再给我们弄好吃的,小时候喷香的滋味一直暖着我的人生。 无患子果实秋季金黄的无患子叶小时候暖手暖脚的火铳,里面装炭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huanzia.com/whzxttz/12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黄金树来了郑州首次成批引进无患子树作行
- 下一篇文章: 遇见神奇的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