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山野的蒋虹老师为大家介绍童雪峰老师

5月8日适值母亲节,天气阴冷,中午时分下起了大雨,而杭州植物园科普报告厅内却灯光明亮,不时传来大人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原来“桃源·山野自然讲堂”正在进行中,由电台主持人、观鸟达人童雪峰老师为大家开启一场有关“小鸊鷉的江湖视听盛宴”。20位科学松果会的小果冻们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也慕名前来,听童老师讲小鸊鷉的故事。

“桃源·山野自然讲堂”正在进行中小鸊鷉繁殖羽(图片:童雪峰)

小鸊鷉(读做:pìtī)是一种杭州常见的水鸟,在西湖边、杭州植物园、杭州花圃都可以找到它。

小鸊鷉冬羽(图片:童雪峰)

繁殖羽与冬羽过渡(图片:童雪峰)

小鸊鷉的羽毛有繁殖羽和冬羽两种,两者有明显区别。繁殖季的小鸊鷉成鸟,喙和头上的羽毛都是黑色的,颈部羽毛呈褐色,背部羽毛成深褐色,即使半个身子都在水里,羽毛还是蓬松的。刚出生的小鸊鷉雏鸟羽毛颜色浅很多,有黑白交错的花纹。

童雪峰老师为大家开启一场有关“小鸊鷉的江湖视听盛宴”

童老师是浙江电台城市之声的主持人,也是浙江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野鸟分会副会长。他观察小鸊鷉多年,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他打开一张张的照片,从小鸊鷉的读音、体型、筑巢、育雏、捕食、行为、逐渐成长、成长的代价这些方面带着大家深入观察一种鸟类,详细地讲述着小鸊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小鸊鷉的母爱故事。

开始筑巢(图片:童雪峰)

良好的亲子互动(图片:童雪峰)

小鸊鷉父母从筑巢时就精心准备,孵化时更会细心呵护鸟蛋。小鸊鷉破壳出来以后,连路都走不稳,成鸟就会背着这些小鸟一起在水上游,途中会把它们一只只抖下来,喂食小鱼小虾。幼鸟慢慢长大之后,成鸟会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它们练习捕食,展现出对孩子温柔的爱;当幼鸟羽翼渐丰,为了让其学会独立生活,大鸟会下狠手教孩子生存,硬生生地把小鸟按到水里,对小鸟进行驱赶,目的是逼迫它去外面的世界独自闯荡。同学们看到这样残酷的画面,震惊不已,陷入沉思中。

亲子间练习捕食行为(图片:童雪峰)

成鸟对幼鸟毫不留情进行驱赶

小鸊鷉的故事讲完了,但大家意犹未尽,围着童老师继续咨询。

童老师说小鸊鷉成鸟这样的行为虽然凶狠,但这份爱同样用心良苦。他嘱咐大家一定要爱护鸟类,不要轻易去打扰它们,同时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多走出去观察,从细节中解读自然界中生物物种的成长规律和生存法则。

这也是童老师在母亲节送给大家的一份关于生命、关于爱的别样礼物!

文:无患子、汪丹萍(杭州日报)

高瞻、郭小星提供支持。

杭州植物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huanzia.com/whzyyjz/10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