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都市快报讯昨天上午,杭州植物园蔷薇园大草坪群星璀璨,21位来参加杭州院士家乡行的杭州院士在这里,共同见证了杭州院士路的落成。这是全国首条院士路。潘云鹤、汪集暘、高从堦、董石麟、邱爱慈、张泽、都有为、李兰娟、段树民、尚永丰、龚晓南、谭蔚泓、陈云敏、李家彪、黄荷凤、戴民汉、郑裕国、叶志镇、吴汉明、陈文兴、冯长根等21位杭州院士代表出席落成典礼。中国工程院二局局长徐进、省科协一级巡视员姜长才参加典礼。典礼由杭州市副市长柯吉欣主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毛溪浩为落成典礼致辞。磁学与磁性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都有为,作为杭州院士代表致辞。他说:“杭州院士路的落成非常有意义,这是一条科技创新之路,也是一条人文特色之路,更是少年的励志之路,青年的拼搏之路,老年人的温馨之路。”落成典礼仪式后,潘云鹤院士、毛溪浩、徐进和姜长才一起为院士路揭幕,大家漫步院士路。院士们走在院士路上杭州院士路是一条以科学家代表,中国两院院士为主题的道路。杭州院士路的落成既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浙江“院士智力集聚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杭州市聚集院士、尊重院士、服务院士的务实体现,更是杭州在系统采集、妥善保存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深入挖掘所蕴含的学术思想、人生积累和精神财富上的有益探索,是杭州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教育基地。杭州院士路落成典礼由市委人才办、市科协、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办,杭州市院士专家中心和都市快报承办。中国工程院相关部门负责人、省科协领导,省院士专家服务中心负责人,浙江大学人才办,浙江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西湖大学,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负责人,杭州市科协、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杭州市院士专家服务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以及20余浙大优秀学子参加。杭州院士路是国内第一条院士路,坐落在杭州植物园无患子大道。至此,杭州植物园又多了一个打卡点,市民朋友以后去植物园游玩,一定要记得去杭州院士路打卡哦,沾沾科学家的星光,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与艺术成为交叉学科”年杭州院士家乡行举行科学与艺术座谈会“越来越多的专业是需要科学与艺术兼行的,比如建筑学、设计学,未来科学与艺术会成为交叉学科,这是大趋势。此外,产业也越来越需要科学与艺术结合,比如现在新增的一个巨大的产业叫数字创意,比如拍电影,动漫,博物馆,都需要运用数字技术,就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过去我们常说科学与艺术在山顶相遇,现在是在山脚下就相遇了。”26日下午,潘云鹤院士在“杭州院士家乡行·科学与艺术座谈会”上说。“科学与艺术相异相通,互补互助,携手同求真善美新。”潘云鹤为《中国科学人》杂志的题词,阐释了潘院士对科学与艺术关系的理解。潘院士曾为浙大校长、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长期从事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等研究,是中国智能CAD和计算机美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在紧张的科研之余,也笔耕不辍,书画人生。本次座谈会由杭州市科协和杭州市文联主办,潘云鹤、董石麟、龚晓南、杨树锋等院士和肖峰、卓鹤君、金鉴才、王冬龄等艺术家,共谈科学与艺术之跨界融合。座谈会现场,以书法见长的潘院士拿出了一幅国画山水“祥云出峡图”供大家欣赏。陈佩秋、肖峰、卓鹤君、吴山明、王冬龄、何水法等名家都为“祥云出峡图”作了题跋,这幅画不断“生长”,已达21米。“我是搞土木建筑的科技工作者,北京首都体育馆、国家大剧院、水立方游泳馆、鸟巢、天眼、杭州大剧院、火车东站、亚运会莲花体育馆等重大的工程项目,我都有参与,这些建筑不仅仅是科技含量比较高,更是充满美感的地标性艺术品,科学与艺术不是两家,是相互促进、互补的。”董石麟院士说。“我是做岩土工程的,岩土工程与其说是一门科学,不如说是一门艺术,工程师的工作,就是科学跟艺术要结合起来。”土木工程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龚晓南谈道。“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提,现在也在进行中,但还处于初始阶段。”潘院士说,“杭州自来是风雅之城,更是艺术和科学的重镇,有着浙大和中国美院等著名学府,如今科技创新正重新诠释这座千年古城。我相信,杭州是美的天堂,是高科技的天堂,而科学和艺术的完美融合,杭州也必将走在全国的最前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huanzia.com/whzhxcf/12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