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一次引领rdquo记德
点击蓝字 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带动的作用,也为教师们创造互观互学、交流研讨的机会,给青年教师、发展中教师在教学领域提供良好的学习范例,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创造条件,在教学实践中为骨干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搭建培训、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全面提升骨干教师专业能力。 近日,由陈园长主持,带领园内全体教师参与本次“一次引领”骨干教师课程故事交流活动。活动中沈老师、徐老师、王老师、冯老师分别分享了课程故事《亩田日志》、《秋千的那些事儿》、《自然教育不止玩耍——“搓搓子”变形记》、《一个桔》。 1 “亩田日志” 沈老师交流的是中班课程故事——《亩田日志》,因为班级园地的位置和面积的变化,老师尊重孩子们的想法,让孩子们自己选择种植的蔬菜。围绕“拔出和留下”、“如何划分我们的地”、“谁来挖”、“怎么可以不挖破”等问题,引导孩子们通过实践——验证——讨论——实践的方式,让孩子亲近自然,同时挥洒辛勤的汗水,感受秋天的收获。 ??? 扫一扫 孩子们在一亩田里经历着全体播种,小组收获…… 这次我们慢下来、深下去和孩子们“对话”、“生活”,不再过多的预设可能产生的问题。而是在实践中,针对孩子们衍生的问题,我们讨论、追问,再争辩,再阐述,再验证。让不明朗的逐渐清晰,不准确的逐渐准确,不全面的逐渐完善。让我们和孩子一起“享用性的学习”,不受忧虑、功利、琐事、预定结果、固定关系等因素的困扰,真正和她们平等“对话”。 2 “秋千那些事儿” 徐老师交流的是中班课程故事——《秋千那些事儿》,从秋千的问题发现开始,从调查、场地的选择、材料的准备、每一次尝试后发现的问题,材料的调整,秋千的形式上的转变,每一步都引导孩子们自己在游戏中不断的思考。并且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逐步的完善着秋千。让孩子体验到快乐学习的意义。 ??? 扫一扫 教师是幼儿自主游戏的引导者、观察者和支持者。教师的观察与指导、材料的选择与提供、幼儿经验的丰富与提升都是幼儿成长的关键。所以老师的观察必须是长期的、持续的。如何无痕地促进幼儿在游戏中自由创造和自主发展,仍是我们需要不断实践和发现的。以观察为前提,巧退巧推适时跟进,相信我们会更加贴近和走进幼儿的世界。 后续我们也会持续的 王老师交流的是大班课程故事——《自然教育,不止玩耍——“搓搓子”变形记》,在孩子发现校园内的不明果实后,通过了解孩子对果实的兴趣点,教师对课程进行了理性分析,结合幼儿园特色课程,将生命教育有机融合,围绕“这是一棵什么树?”、“树上的果实能吃吗?”“树上的果子有毒吗?”“果子能做什么?”“如何制作成洗手液?”等问题生成了一系列探索无患子果实秘密的课程实践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了大自然的奇妙。 如果不是一次意外的清洗“搓搓子”可能连我都不知道这是一棵什么树,树上的果实还有做出天然无污染的洗手液。不仅如此,你还会发现蜥蜴可以变色,含羞草被抚摸会合上自己的叶子,大自然真的很奇妙,它不仅为万物提供了栖息地,还孕育出无数的文明与智慧,自然教育不止玩耍。 我们的活动不会停止,后续会根据孩子们的兴趣,一直继续…… 4 “一个桔” 冯老师交流的是小班课程故事——《一个桔》,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桔子入手,让孩子们知道橘子的外形和组成部分,品尝到了橘子味道是酸酸甜甜的,通过捏,闻,品尝、说说等方式发现橘子的特点,进一步提高培养了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丰富了生活经验,增进了亲子交流,感受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和活动带来的乐趣。 一学期来我们都在和桔子树和桔子亲密接触,孩子也有了这个特殊的“朋友”,利用教室资源、社会资源和家长资源,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关于桔子的一些知识,体验了桔子这类果实的特征,萌生了照顾植物、保护植物的愿望。 橘子的故事还在继续……春天也即将登上四季的舞台,相信在新的一年里,万物始发,春回大地,静待橘花开;孩子们在大自然中会有新的发现,让我们来一起期待吧。 最后,陈园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这次课程故事交流,四位骨干教师都能时刻牢记“两个基于”:基于问题解决问题、基于幼儿自主探究。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能尊重幼儿、追随幼儿,是隐形支持者、助推者,并能时刻链接《指南》、《纲要》等幼教理论知识,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次骨干教师交流活动,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示范、引领、带动的作用,为广大教师创造了良好的互观互学、交流研讨机会。最近出台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希望老师们能认真学习并进行内化,在以后开展班本活动中能将其中的理论落到实处。 编辑:陈蕾 审核:陈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huanzia.com/whzxttz/10959.html
- 上一篇文章: 苗木宝本周推荐
- 下一篇文章: 教研速递看见儿童,让项目自然生长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