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www.gs218.com/m/
天一亮,楼下的房间里就开始有说话声。老年人总是日落而息,日出而作。虽然他们连那一亩三分地的自留田,几年前都已经失去,可是这么多年的习惯已经养成了。年轻人的觉总是那么多,他们不会打扰他们,谁还没年轻过。挨着枕头就秒睡的日子,一退休就没有了。老人们常说,那是见多了生离死别,那种连死都不怕的牛气消失了,珍惜能吃、能看、能听、能跑,自力更生的日子。若是哪天成了个麻烦,那就一觉睡去不要醒来,落得大家轻松。厨房里开始叮叮当当,熬点粥,蒸点馒头、煮几个鸡蛋,拍两根黄瓜,撒些盐浇点麻油,早饭准备好了。他们会不会又要去买可以有的生煎,蔡包子家的素包子、麻团、油条,高家的蒸饭?不管了,随他们,再好的东西总有吃厌了的时候。吃一点,他们去菜场了。最近,老两口把每天的餐桌当做一亩三分地。疫情让他们和孙子有了个很长时间的相处,以前缠着他们的那个小毛孩,一不小心长得和自己一般高,只是天天坐在电脑门前有学不完的功课。他们每天必须买些绿叶菜,这两天雨水足,空心菜极好,丝瓜经不起雨打,花掉了自然长不出丝瓜,那个存量不多的小丝瓜倒是像吹气球一样,一天一个样,茄子也不多,韭菜倒是如鱼得水,鲜嫩得很。农家的新鲜货七点前就会被抢光,他们得赶早去。最近的冰冻海鲜不大敢吃,买点当地猪肉、鱼啊,虾啊。红烧的五花肉,糖醋排骨,是爷爷的拿手好戏,孙子特别喜欢吃。只是怕胖,还是多买点鱼炖汤,多吃白肉,脂肪含量低,多吃一条腿的菇类炒炒青豆子也是好的。青豆子正俏,贵呢,还是买豆荚回去剥吧,奶奶这样建议。行啊,这两天院子里凉快,剥就剥呗,爷爷答应得很爽快,因为剥豆子是他的事。奶奶眼睛不好,都是年轻时爱看书惹得祸。那时的奶奶也算是文艺青年,《家》《春》《秋》这些经典全都看过,只是那时晚上看书灯光太暗,眼睛近视到了一千多度,到现在都还戴着个酒瓶底,这也就算了,还偏偏遇上个没有高考的年代。爷爷当年更是个文艺青年,会画画。奶奶也喜欢画,但是在爷爷的身边还是看得多,就这样看他画了一辈子,“老师老师”地唤了一辈子。爷爷剥豆子择菜,她就开始洗衣服。洗衣机媳妇买了,可她喜欢手洗。爷爷总是给三个大不锈钢盆装满水,她洗好了再放里面漂三轮。爷爷用这水冲洗完院子,就开始晾衣服。有时候洗了床单,喊爷爷来帮着拧,爷爷会嫌不耐烦,一会儿喊一会儿喊他,他择菜手脏的,要洗手再来。他嗓门有点大“又做稿?”有时嫌他衣服晾了不平整,他会说“要多平啊,烦嘞,好溜。”她耳朵不太好,看他的表情,应该声音很大,年轻时总被他炸得心里发荡。他的身体很好,眼睛不老花,耳朵不聋,身板挺直,说话中气一向很足。她不跟他生气,耳不听肚不恼,反正他还是会帮她做事,脾气急了些,不影响他的本质。那年奶奶摔了一跤骨折了,爷爷在这个期间摸索成了家里的大厨。这烧饭很简单,可比调色容易多了,几天就上手了。奶奶这么多年的厨房地位,终于在晚年不保。她总想提醒爷爷些什么,爷爷听着听着就嫌烦:“我晓得个,不要你说。”她就到院子里望望呆,爷爷的花养得不错,此起彼伏。这两天,牵牛花装点着一棵樱桃树。一树花、一树石榴,来了一只蝴蝶,管它是不是害虫,反正觉得无论她还是它都蛮幸福。吃现成饭,以往想都不敢想的日子,忽然就来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啊,任何时候都要乐观,才能看到好的一面。冬天的无患子

今天你开心了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huanzia.com/whzxttz/5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