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童年记忆有味道,那应该是草燃烧的味道。清晰地记得我不止一次带着火柴去点燃学校门口花坛里的一大片枯草。我一根又一根地划着火柴,不是火苗太小,就是风太大,我用身体挡住风吹来的方向,终于在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枯草燃烧起来了,火势慢慢变大,清缕一样的烟飘进我的鼻子,一片红红火焰在欢腾、在跳跃,看着烧完后地上漆黑的痕迹,心里有点干了坏事后的得意。这可能是我童年记忆中干过最疯狂的事情了。

抱着一种“不疯魔,不童年”的想法,给小七报了秋季《勇闯自然小玩童》的课程。怎么闯?有多勇?这是我在课前就很期待的。

1、奇趣小森林

关键词:相互认识打开五感

很羡慕小孩子即使玩过很多次相同的游戏,依然能有第一次玩时的新鲜感

使劲地嗅一嗅周围的味道吧

2、在林中穿行

关键词:支持鼓励看见合作

在开始前,晓霖一再强调,我们是一个整体,动作快先完成的孩子可以给后面的孩子加油鼓励,等整个小组都完成后再进入下一个项目,大家作为一个团队去完成任务,这是我很喜欢的地方。

模仿某种动物在地上匍匐前进

模仿某种动物在树枝上行走

分别在我的帮助、老师的协助、自己尝试下完成了三次任务

模仿某种动物挂在树枝上

尝试荡过来用脚夹住板

玩游戏时最开心

在整个过程中,我看见她愉快地参与了每一个步骤,自发地排队,勇于尝试之前失败的项目。家长在她们需要支持的时候伸出双手,在她们可以自己做到的时候给予空间。

课后晓霖分享的:“孩子们的开心源于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需要身心舒展的运动,需要安全氛围下的探索,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与支持,爸爸妈妈的开心源于自己亲身体验的快乐,发现自家宝贝身上让人意想不到的闪光点。”

我希望自己能做到把孩子当成独立的生命去信任和尊重,少批判,多探讨。与孩子一起成长。

课后,小孩坐在地上啃着红薯,特别甜。

3、池塘边的嬉戏

关键词:水生植物的智慧

用海绵、空心管、毛巾、没有底的矿泉水瓶运水。

用嘴怎么让一片浮叶按照既定轨迹“走”到对岸。

我的思考:怎么把自然中孩子不太感兴趣的点传授给孩子?

我猜想,老师可能是想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对水生植物的结构和特征产生好奇,比如运水过程中,“海绵的结构和菱角的叶子很相似,白色塑料水管和芦苇的空心茎不谋而合,槐叶萍毛茸茸的根须与毛巾的结果一模一样,漏水的塑料瓶像是存不住水的荷叶。”(引号内是晓霖的思考)

通过这几次课,我发现,孩子不是对自然科学不感兴趣,是她对和她没有关系的事物不感兴趣。那怎么把这些自然中的知识变得和自己有关系呢,大概只有通过亲身体验。通过游戏,她可能会对这些产生兴趣,通过兴趣才能驱动她的内在动力,推着她去思考和探索,而不是被动接受。

4、种子!种子!

先用五感观察的方法观察了我们身边熟悉的种子与果实,接着带上任务地图去寻找小岛上的神奇种子。

会飞的翅果

合欢的果实

种子高挂在枝头的池杉拥有神奇的呼吸根

黑屋子里住着三个白胖子,它们身上的蜡质大有用途。

可以当作武器的女贞果实

绿色的盒子里是形似奥利奥的果实

可以当洗手液的无患子

我抛、抛地再高一点

寻宝之后是好玩的闯关游戏,

孩子玩完连说不过瘾。

5、草地运动会

关键词:亲子齐上阵

无患子可能也没想到,有一天会这么受小朋友的欢迎,仿佛感受到了奥特曼的待遇。

最大的感受是:晓霖和四方竹为了提高我们亲子陪伴的质量真是煞费苦心。回想春季参加植物系列课时,我经常和妈妈们在离孩子们一段距离的地方聊天,户外课对我们来说更像是去户外社交,这样看,其实这和别的兴趣班没什么区别,把孩子送到教室,然后父母开始干自己的事。只不过在户外孩子可以更好的感知自然。后来和闻啼鸟的老师们聊天,她们是希望家长也可以参与进来的。而当我沉浸在课程中时,我觉得我比她玩的更嗨。

6、森林小勇士

关键词:竹叶竹子

竹叶可以吹,可以折成小船随波追流。

竹子可以做成弓箭,进行射击游戏。

以前,也不是没买过弓箭,只是没有自己做的香。也没有这么多小伙伴在一起玩的开心,我才发现在孩子身上,众乐乐才是真的乐。从此,仗剑走天涯。

7、玩转落叶

关键词:集体狂欢

曾经有一节节的落叶课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秋天过去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闻啼鸟能够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老师们说三个字:不要停,如果非要在这节课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8、高大的玩伴

关键词:玩就对了

我想有很多家长都和我一样,带孩子去户外玩之前会设想,要不要带些孩子们平时喜欢玩的玩具,但通过前几次课的沉浸式体验告诉我,自然里的一切皆可玩:成熟的果实、掉落的树叶、枯掉的树枝、以及今天要去体验的高大的树木。所以我们只要迈开双腿,走近自然就好啦。

9、森林里的家

关键词:合作、亲子陪伴

笑容足以说明一切

小朋友们感慨:这盖的要是自己家就好了…

此时回顾去年系列课时,正好想到了前几天看到的直播课,“如何让儿童更好地做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我想是家长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全可探索的环境,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让他们可以安心地去做让自己开心的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huanzia.com/whzyyjz/10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