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相关阅读 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 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英语试卷 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 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物理试卷 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地理试卷 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政治试卷 高中生物必修(1-3)必背知识点归纳 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1.一般情况下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糖原B.淀粉C.蛋白质D.水2.烫发时,先用还原剂使头发角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再用卷发器将头发固定形状,最后用氧化剂使角蛋白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这一过程改变了角蛋白的A.空间结构B.氨基酸数目C.氨基酸种类D.氨基酸排列顺序3.如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4.下列对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B.催化生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发生改变C.高温使酶分子的空间结构破坏而失去活性D.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基本相同5.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终产物是A.H2OB.CO2C.酒精D.乳酸6.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A.蛋白质和DNAB.DNA和RNAC.蛋白质和RNAD.DNA和质类7.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使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C.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D.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8.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A.荚膜多糖B.蛋白质C.R型细菌的DNAD.S型细菌的DNA9.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B.与DNA母链之一相同C.与DNA母链相同,但U取代TD.与DNA母链完全不同10.某动物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有1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另外3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ab、abB.Ab、aB、abC.ab、AB、ABD.AB、AB、AB1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应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B.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C.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12.下列四个遗传病的系谱图中,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13.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依次是A.84、42、84B.42、84、84C.84、42、42D.42、42、.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A.祖父B.祖母C.外祖父D.外祖母15.决定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A.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B.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C.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16.下列元素中,构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是()A.碳B.氢C.氧D.氮17.下列与人们饮食观念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脂质会使人发胖,不要摄入B.谷物不含糖类,糖尿病患者可放心食用C.食物中含有基因,这些DNA片段可被消化分解D.肉类中的蛋白质经油炸、烧烤后,更益于健康18.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A.细胞体积小B.单细胞C.没有核膜D.没有DNA19.一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团的数目分别是()A.1和3B.2和3C.2和2D.4和.北方秋季,银杏、黄栌等树种的叶片由绿变黄或变红,一时间层林尽染,分外妖娆。低温造成上述植物叶肉细胞中含量下降最显著的色素是()A.叶黄素B.花青素C.叶绿素D.胡萝卜素21.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A.采用快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B.定期地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C.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D.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22.细胞的全能性是指A.细胞具有各项生理功能B.已分化的细胞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C.已分化的细胞全部能再进一步分化D.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23.同源染色体是指()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D.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24.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亲子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过程是A.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B.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C.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D.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25.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B.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C.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D.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26.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不包括A.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B.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C.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D.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27.人类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卵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 )A.44+XXB.44+XYC.22+XD.22+Y28.遗传咨询对预防遗传病有积极意义,下列情形中不需要遗传咨询的是A.男方幼年曾因外伤截肢B.亲属中有智力障碍患者C.女方是先天性聋哑患者D.亲属中有血友病患者29.在大田的边缘和水沟两侧,同一品种的小麦植株总体上比大田中间的长得高壮。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B.环境差异引起性状变异C.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30.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0%,Aa的个体占20%,aa的个体占10%。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70%、30%B.50%、50%C.90%、10%D.80%、20%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1.炸薯条是常见的快餐食品。若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油炸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为检测还原糖含量,研究人员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马铃薯提取液,如下表所示。请回答问题:(1)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淀粉,此外还含有少量麦芽糖、果糖和_______等还原糖,这些还原糖能与______试剂发生作用,经水浴加热后生成_______色沉淀。(2)据表分析,三种马铃薯提取液制备方法中,方法___________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原因是这种方法制备提取液时还原糖浸出程度___________,并且提取液的___________,有利于观察实验结果。32.为提高甜椒产量,科研人员对温室栽培甜椒的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请回答问题:(1)温室内易形成弱光环境。弱光下,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________较少,影响暗(碳)反应阶段中________的还原,使糖类等有机物的合成减少。必要时,可根据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人工补光。(2)科研人员选择6月晴朗的一天,测定甜椒植株上部、中部和下部叶片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图。①据图可知,各部分叶片在_________时光合速率均达到最大值,_________部叶片的光合速率最高。②光合速率差异可能与不同部位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有关。为比较光合色素含量的差异,先称取_________,再分别加入等量的_________和少量的二氧化硅、碳酸钙等研磨、过滤,获得色素提取液,测定光合色素含量。③在大田种植的条件下,甜椒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这是由于中午部分气孔关闭,进入叶片内的________量减少,光合速率下降。由于人工调节了温室内的_________等条件,温室种植的甜椒很少出现“光合午休”现象,从而实现增产效果。33.有迁移能力动物细胞边缘常见不规则突出物,曾被认为是细胞膜碎片。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电镜下发现这些突出物具有石榴状结构(PLS),如图1。请回答问题:(1)若PLS是细胞膜碎片,则其主要成分应包括_______和蛋白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_______等功能。(2)科研人员分析了PLS中蛋白质的来源及其功能,结果如图2,发现与“PLS是细胞膜碎片”的观点不符,理由是:该结构中的蛋白质_______。(3)科研人员将细胞中只参与PLS形成的特定蛋白质用荧光蛋白标记,追踪在细胞迁移过程中PLS的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分别用细胞迁移促进剂和抑制剂处理可迁移细胞,实验结果如图3,推测PLS的形成与细胞迁移有关,依据是_______。②细胞沿迁移路径形成的PLS,其荧光在形成初期逐渐增强,推测迁移细胞可主动将细胞中的蛋白运输到_______中。③迁移细胞在某处产生PLS,后续细胞经过此处时,若观察到_______,则说明PLS被后续细胞摄取。进入后续细胞的PLS最可能在_______(细胞器)中被分解。(4)具有迁移能力的细胞可普遍形成PLS,后续细胞摄取PLS后,可获知细胞的迁移路线等信息。综上分析,PLS的形成可能与细胞间的_______有关。34.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请回答问题:(1)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应找到___________区的细胞进行观察。(2)在一个视野中大多数细胞处于__________期,该时期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3)图中的A细胞处于分裂的___________期;B细胞处于分裂的___________期。35.科研人员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水稻,筛选得到斑点叶突变体S1和S2。请回答问题:(1)为研究突变性状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两组杂交F1均为野生型,F1自交得到F2群体出现___________现象,且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接近___________,判断S1和S2的突变性状均由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性基因控制。(2)检测发现,S1和S2基因D的序列均发生改变,S1在位点a发生了改变(记为Da),S2在另一位点b发生了改变(记为Db)。从变异类型看,化学诱变剂处理导致基因D发生的改变属于___________。基因D、Da、Db互为___________。(3)真核生物基因转录产物在特定位点被识别后,部分序列在此被剪切掉,其余序列加工形成mRNA。野生型和S1的基因转录过程如下图所示。①与野生型的D基因序列相比,S1的Da发生的碱基对变化是___________。②S1的Da基因转录后的mRNA序列多了“AUAG”,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36.年,三位科学家因发现生物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获得诺贝尔奖。请回答问题:(1)年,科学家首次成功分离了节律基因(per)。per基因控制合成PER蛋白的过程称为基因的___________。该过程在细胞的___________中,以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以四种_______为原料转录为mRNA,进而在核糖体上___________出PER蛋白。(2)CLK-CYC复合物能激活per基因转录,PER蛋白与TIM蛋白结合后才能进入细胞核。白天PER蛋白在细胞质中降解,晚上PER蛋白在细胞核中积累,周期约为24小时,表现出昼夜节律,其分子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①白天,在光下被激活的CRY蛋白与TIM蛋白结合,引起TIM蛋白降解,PER蛋白与DBT蛋白结合后被降解,导致___________,PER蛋白进入细胞核受阻。②夜晚,TIM蛋白与PER蛋白结合后,经___________进入细胞核,使核内的PER蛋白含量升高,同时___________per基因转录。(3)生物节律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节律紊乱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上述研究对于我们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启示?___________。37.研究人员用野生一粒小麦与山羊草杂交获得野生二粒小麦,过程如下图所示。(1)野生一粒小麦与山羊草_________(是、不是)同一物种,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2)培育野生二粒小麦的过程中,秋水仙素抑制了细胞分裂过程中_______的形成,最终使得野生二粒小麦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变为_______条。(3)培育出的野生二粒小麦是________(可育、不可育)的。38.某地蝽蟓的喙长而锋利,可刺穿无患子科植物的坚硬果皮,获得食物,如图1所示。年引入新种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其果皮较薄,蝽蟓也喜食,如图2所示。调查发现,当地蝽蟓喙的长度变化如图3所示。请回答问题:(1)蝽蟓的长喙与短喙为一对相对性状。分析图3可知,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的60年间,该地区决定蝽蟓__________的基因频率增加,这是____________的结果。(2)蝽蟓取食果实,对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子的传播非常重要,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群数量会______________。无患子科植物果实的果皮也存在变异,果皮较_________________的植株更容易延续后代。(3)进化过程中,当地无患子科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和蝽蟓均得以生存繁衍,这是物种间_____________的结果。31.(1).葡萄糖(2).斐林(3).砖红 (4).三(5).充分(6).颜色浅 32.(1).[H](NADPH);(2).C3 (3).10:00(4).上 (5).等量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叶片 (6).无水乙醇(丙酮) (7).CO2(8).温度和光照 33.(1).磷脂(2).物质运输、信息交流、催化 (3).不仅来自于细胞膜,也不只具有细胞膜蛋白质功能 (4).促进细胞迁移,PLS增多(抑制细胞迁移,PLS减少) (5).PLS(6).荧光标记出现在后续细胞中 (7).溶酶体(8).信息交流(通讯) 34.(1).分生(2).间 (3).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4).前(5).中 35.(1).性状分离(2).3:1(3).一(4).隐 (5).基因突变(6).等位基因 (7).G-C突变为A-T (8).G-C突变为A-T导致剪切识别位点改变,剪切位点后移 36.(1).表达(2).细胞核(3).核糖核苷酸 (4).翻译(5).PER蛋白与TIM蛋白结合产物减少 (6).核孔(7).抑制 (8).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等 37.(1).不是(2).因为杂交后代不可育(或者存在生殖隔离) (3).纺锤体(4).28(5).可育 38.(1).短喙(2).自然选择(3).下降 (4).薄(5).协同进化(共同进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huanzia.com/whzyyjz/6434.html
- 上一篇文章: 有一种美叫ldquo落叶不扫rdq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