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龙眼肉本身含有较多糖,有时候摸着粘手,

但不确定是他本身的糖,还是掺了糖,

这个问题,我们购买带壳龙眼后,

再做比较讨论,先对龙眼的退糖现象做一个学习。

版药典上的龙眼肉

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arpuslongan)的假种皮。夏、秋二季采收成熟果实,干燥,除去壳、核,晒至干爽不黏。

水分不得过15.0%。

总灰分不得过4.0%。

水溶性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70.0%。

甘,温。归心、脾经。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9~15g。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退糖现象

龙眼(Dimocarpuslongan)是我国南方主要的亚热带果树之一,因其营养丰富而闻名于世。

龙眼果实成熟后的采收期较短,一般为10~15d左右,随着采收时间的延迟,龙眼果实外形发生改变。

内果皮放射纹增粗并且逐渐褐变,果肉纤维化明显,甜度下降,口感变差,果实品质迅速下降,出现落果现象,严重影响龙眼果实的商品价值和采后寿命。

生产上称这种现象为龙眼果实“降糖”或“退糖”。

品种与退糖现象01荔枝退糖原因

荔枝果实退糖原因是:双糖的渗透性仅为单糖的一半。

双糖有利于糖分在液泡内的区隔化贮藏和糖浓度梯度的保持。

因而积累还原糖为主的妃子笑,比积累蔗糖为主的糯米糍更易发生退糖。

02龙眼退糖原因

研究认为,随着龙眼果实的衰老,糖代谢加剧,蔗糖一部分转化为淀粉和纤维素。

另一部分则转化为还原糖,表现出假种皮木栓化且甜度下降。

退糖是龙眼果实完熟后特有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甜度和糖含量明显下降。

03龙眼退糖与品种关系

极快退糖品种:

退糖天数5~8d。

包括驼背木、古山二号、晚柴螺、后巷本、立秋本、友谊、青壳樵、处暑本、海晏、硬赤壳、石硖、东壁、罗伞木和松风本14个龙眼品种;

快退糖品种:

退糖天数10~11d,

包括华路广眼、油潭本、巨龙、八一早、红壳子、乌龙岭、后壁埔和褔眼8个龙眼品种;

慢退糖品种:

退糖天数15~16d,

包括青壳宝圆、龙优、洲头本、水南一号、赐合种、普明庵和公妈本7个龙眼品种;

极慢退糖品种:

退糖天数>20d,

包括红核、储良和白花木3个龙眼品种。

龙眼中的蔗糖变化机理

龙眼果实完熟后的退糖,与蔗糖的减少有关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蔗糖,

在体内经转化酶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后,在库器官中进行积累。

蔗糖转化酶和分解酶转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

从而导致后期大部分龙眼品种果实的己糖含量增加。

另一部分可能转化成淀粉与纤维素,

再有一部分可能通过蔗糖转运蛋白等的作用,转运到其它更加需要蔗糖的器官中去。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huanzia.com/whzzwtx/10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