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生态一体化廊道构建昆山市吴淞江生态
白癜风的治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zg/190710/7288900.html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微风吹皱河面 更吹得河边的绿树身姿摇曳 郁郁葱葱的林带里 星星点点的各色花卉穿插其中 这如画的美景 来自于昆山融入长三角生态一体化的 吴淞江生态廊道 项目概况 吴淞江生态廊道西连苏州、东接上海,长度约40km,是昆山融入长三角生态一体化的重要廊道。本项目是吴淞江生态廊道启动区一期修复工程,基地位于长江路西侧、中环南线南侧,南临吴淞江,北临中环南路,东西界于小虞河和青阳港之间,设计总面积8hm2。 ↑项目区位 ↑设计现场及地块周边分析 设计策略 设计强化绿色安全的生态修复界面 构建慢行系统与活力休闲空间 突出“金色滨江、芳草萋萋”的主题 ↑设计总平面图 “少开挖、微整形”,营造起伏微地形,形成水绿交融的自然空间 01 活力纽带:基于原有水体,营造“三层叠水”,环水贯通健身步道,串联多个设施及活动场所。 ↑设计效果图 ↑内部水体实景照片 02 三峰两谷:结合高程4.5m的防汛通道,利用临江一侧(西侧)的高地形、与园内水系,营造“三峰两谷”的起伏地形,并利用谷地打开望江视线通廊。 ↑西侧实景照片 南北挡、东西敞,营造“西静东动中幽”的空间格局 01 东侧打开小虞河路界面,与滨水活动空间融为一体,形成收放有度的城市休闲界面。 ↑东侧开敞界面实景照片 02 西侧利用吴淞江沿岸规划防汛通道和江滩,形成安静的观江赏花空间。 ↑西侧活动场地实景照片 03 沿长江路一侧结合密林隔离,中部利用起伏地形与园内水系,形成内聚的幽静空间。 ↑内聚的幽静空间实景照片 在有限预算下,硬景“减量提质”,植物造景“画龙点睛” 01 受限于低造价与较差的地基条件,仅在内河水岸空间,设置“风筝”意向的现代钢构,兼具休憩与点景功能。 ↑风筝钢构架效果图 ↑风筝钢构架实景照片 02 受制于50m水利岸线退界的不利条件,兼具休憩与服务功能的驿站选址无法满足临江观景的效果,设计利用驿站屋顶平台,打造“远眺江景、近赏花林”的空中看台。 ↑服务驿站实景照片 03 江滩选择乌桕、银杏、无患子、水杉的等以秋色叶植物为主,营造一种“金色滨江”的景观意向。 04 水岸与林下空间采用芦苇、狼尾草、千屈菜等低成本、低养护草本植物,营造一种“芳草萋萋“的自然野趣郊野空间。 ↑自然野趣驳岸实景照片 在绿林中开辟运动空间,导入休闲活动,打造服务社区的“生态公园” ↑活力运动场所实景照片 作为年昆山市重点工程,设计团队为昆山吴淞江畔打造了一条水城一体、水绿交融的自然纽带,构建了“芳草萋萋、活力滨江”的生态廊道,为昆山融入“长三角生态一体化”迈进了重要一步。项目竣工后,更是成为周边居民日常活动的自然休闲地,让居民通过吴淞江生态廊道体验到四季有景、色彩缤纷的美好生活。对吴淞江生态廊道启动区一期工程做了专题报道,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1 END 1 项目档案: 业主方:昆山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设计团队:上海亦境建筑景观有限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研究所 项目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huanzia.com/whzzwtx/8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99抢定制品都不敢这么玩错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