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请问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呢 http://pf.39.net/bdfyy

制作一盏台灯难点在哪里?

打孔工具的使用

制作台灯的木材就地取材于幼儿园,不过不同的木种却有着巨大的差异。皂角树坚硬,非朽木却着实难以雕凿。为了将木块凿出一个洞,老师们尝试了木工坊里的各种工具:八角锤、扁平木工凿、电钻、电刨、切割机……

潘老师一心想让小电钻打穿原木,就用尽全力将钻头往下压,却发现钻头和原木打磨的地方冒出了一丝青烟和一股焦味,这一幕貌似“钻木取火”的场景让大家觉得小电钻肯定不适合在原木上打孔,于是大家把目光投向“钻台”。可是钻台好像没有钻头,也不知道如何使用,于是大家开始在木工坊寻找各自觉得可以凿榫眼的工具。

这是一次对工具性能的探索发现之旅:电钻需要施加压力才能钻进物体;扁平凿在使用中的方向很重要,倾斜的角度是最省力有效的。

娜娜老师心得:匠人不易,工具使用有讲究。木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融合了太多庞杂的知识,虽繁却美!孩子们在这一步一定也会遇到各种工具使用的问题,我们需要给他们更多尝试的机会。

卯榫连接的匹配难

老师们设想利用榫卯这一中国传统的连接方式将无患子树枝(台灯架)固定在原木(台灯底座)之间。但在制作时却发现并非易事,凿榫眼就是一个大挑战。

黄老师指导:建议在原木上先画出榫眼尺寸,然后用小电钻沿榫眼打孔,再在榫眼内打孔,打孔弄松后再用凿子按合适尺寸凿。(小电钻打孔时要先往下压打孔,再往上拉一拉带出孔内木屑,需要这样的循环往复就能轻松打孔了)专家指导后我们仅用了一小时不到就凿出了合适大小的榫眼。

潘潘老师独白:木工果然不容易,更是让我知道了大多数情况不能一味的使用蛮力,合适的工具和恰当的使用方法能事半功倍,木工坊的学习需要专业指导。

底座不稳如何解决

座与灯架终于拼接成功,但是台灯木底座摇摇欲倒,坊主黄老师带领老师们重新分解了灯座和灯架,逐一研究他们的结构。

(1)发现问题

娜娜老师:这个底座面是不平整的。

潘潘老师:这根树枝非常重。

菁菁老师:我拿起两块木头感觉到树枝比底座要重哦!

黄老师:看来是两者的质量差导致了台灯重心不稳,底面接触面积不够加剧了这个问题。

(2)解决问题

老师们分组合作,解决问题。

黄老师和娜娜老师用电刨增加底座的接触面。

潘潘老师和菁菁老师则寻找材料底座黏合,增加底座的重量,减少质量差。

木柱子固定到展板里的方法

老师们一开始想到的都是黏贴或者用钉子固定的方法,当经过操作发现热熔胶等胶水并不能很好固定的时候,吸取了前面不会使用工具的教训,老师们积极寻找工具在展板上开孔,孔径和柱子相同,这样木柱子被敲入孔中就能很好地固定住了。

灯架装饰

创意灯罩:只有灯泡没有灯罩,怎么办?把麻绳缠绕在气球上,用白胶进行加固,气球戳破之后,一个原生态的灯罩就成功出炉了!

有了灯罩后还可以用麻绳一圈圈紧密缠绕在灯罩上,这样复古的灯罩就做成了。

可爱的小椅子:毛线、木头圆片和小木棍,各种零碎材料发挥创想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创意小人偶!

成果展示-台灯初具雏形

经过大家的探索与努力,两盏颇具自然气息的小台灯火热出炉啦!

思绪纷纷,木工感想如泉涌

老师们感受到了木工手作的独特魅力:从构思到选材再到着手制作,试错再改,每一个环节都让老师们感到了无限乐趣。

菁菁老师觉得老师们的学习跟孩子学习是一样的,遇挫-思考-试误-解决,循环往复。娜娜老师对工具的探索十分着迷,因为不了解更想去尝试,也只有老师们使用比较后才能知道哪个更适合。潘潘老师的想法在实践过程中遭到了打击,虽然设想利用榫卯这一中国传统的连接方式将无患子树枝(台灯架)固定在原木(台灯底座)之间,但在制作时却发现并非易事。通过尝试发现很多时候不能一味地使用蛮力,合适的工具和恰当的使用方法能事半功倍。

这些实践得来的收获相信老师们也会将它们带到孩子们的游戏学习中!

“很高兴遇见你”冯伟群名师工作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huanzia.com/whzhxcf/7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