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7.html

学术背景

目前,在我国福建、浙江、贵州、云南、湖南等地已陆续发展了数万公顷的人工无患子原料林,但普遍产量产值较低,导致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优良品种和高效技术。种质资源的丰富程度是良种选育的先决条件,而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更是生物进化和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本研究针对无患子属3种1变种,广泛收集天然种质资源,分析表型变异规律,定向筛选优良种质,为选育适合无患子多联产产业开发的优良品种奠定基础。

科学问题

无患子属天然种质资源表型性状表型多样性

材料与方法

材料:我国14省、市、自治区和越南1个地区共份样品。

实验方法:测定表型性状指标、油脂质量分数和皂苷质量分数。采用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处理数据。

主要结果

1、种实性状变异及表型多样性分析表明,无患子属份种质资源种实性状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以果皮皂苷质量分数、种仁百粒质量和果皮百粒质量为代表的经济性状表现出30.29%~38.19%的变异幅度,多样性指数较高,而果型指数、种型指数变异较小,多样性指数较低。

2、种实性状相关性分析发现无患子油脂质量分数与果皮皂苷质量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0.),推测无患子种实油脂与皂苷的生成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

3、利用聚类分析将份无患子属种质资源分为3类:小果型、中果型和大果型。进一步分析认为无患子种实普遍属于小果型类群,川滇无患子、毛瓣无患子、石屏无患子均属于中、大果型类群。

4、利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10份油用优良种质和10份皂用优良种质;对无患子属种实性状综合评价得出江西省龙南县的第67号种质最优,其次为来自云南临沧的号种质。将油用、皂用及综合评价筛选所得种质与无患子属平均水平相比(表8),平均增益分别达到35.27%、33.76%和36.85%。

讨论

1、无患子属种实形态指标较为稳定,较少受环境影响;而种实产量指标为数量性状,遗传不稳定,推测为复杂环境差异与丰富的基因交流导致产量指标变异丰富,这为良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极大的空间。

2、本文划分的三个类群中,类群Ⅱ具有显著的筛选高产、高质量优良品种的潜力,可能与无患子属内种间混杂区域,丰富的基因交流与独特的干热气候类型共同作用导致其碳水化合物的快速积累有关。

3、无患子属种质资源评价体系应侧重产量相关指标体系的构建,引入单位面积产量等指标,弱化油脂质量分数等较稳定指标的影响,这对于无患子属优良种质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4、无患子属最优种质集中出现在云南、贵州两省,其原因可能为云南、贵州两省为我国无患子属内种间分布交叠区域,种间、种内基因交流频繁,且云贵高原光、热资源丰富,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导致该区域无患子属可利用的正向变异丰富,推测云南、贵州部分区域拥有更适合发展无患子产业的优良种质和环境条件。

●刘济铭,陈仲,孙操稳,王连春,何秋阳,戴腾飞,姚娜,高世轮,赵国春,史双龙,贾黎明,翁学煌.无患子属种质资源种实性状变异及综合评价[J].林业科学,,55(06):44-54.

原作:刘济铭

文本:王立宪

审定:刘济铭

编辑:范嘉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huanzia.com/whzstxx/1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