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让家乡荒掉维新镇毛家坪村党支部书记石门县系列“十佳”代表讲故事之向佐东   从年收入几十万的致富领头羊,到月收入的千余元的村支书。从原来的安逸,惬意,悠闲的小康生活,到现在充满阻力,充满挑战的村官工作。他就是维新镇毛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向佐东。维新镇毛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向佐东讲故事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当支书仅仅三年。三年的时间很短,我也没做出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在此只能说一些不起眼的故事和感受。   实话实说,我可以不当这个村支部书记。因为当支部书记之前,我的日子还不错。我用自己打工多年的积蓄,几年前回乡租了10个农户的荒地,种了50亩纽荷尔脐橙,还买了一辆小面包、一辆大货车搞客货运输,后来还买了收割机、耕整机搞季节性经营,每年有几十万的收入。当上支部书记后,因为忙不过来,收割机只好卖了,客货运输也只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收入也只能过个日子了。   常有朋友跟我说,你当这个泥腿杆粟米官,一天到晚扯不完的麻纱,一个月千把块钱的工资,有个么得味?   我想的是,我是党员,我不忍心让自己的家乡就那么荒掉。   我的家乡维新,过去一直被外界称为“金仙阳”。但这些年跟其他地方的农村一样,年轻人外出打工,老弱病残留守在家里,大量田地抛荒。即使留守在家里的老人们栽种的田地,也因为水利设施长期管理不善,大部分水田也变成了望天收。   我上任刚两个月的年8月,正是中稻抽穗灌浆的季节,夏旱十分严重,多年前修的3公里灌溉渠早已千疮百孔,有水引不来,老百姓急得蹦蹦跳。要是我不当支书,想管也伸不出那么长的手。因为是支书,我马上带头上阵,走村串户发动老百姓义务投工。一开始别人不信任我,我就自己当工程队长,天天第一个上工地,并自掏腰包天天买矿泉水供投工者解渴。经过十多个日夜的奋战,灌溉渠全线贯通,老百姓义务投工就达多个,更重要的是他们看出了我的姿态。   这点小事拿不上桌面。我想说的是,村里耕种条件好的水田还勉强有人在种,可那满山的旱地却早就抛荒了,遍地是野草,看着就心慌,怎么办?经过多方考察,我找到了一个老板,决定引进无患子种植,无患子就是皂果,市场行情非常好。但老板的条件一乍听起来很难接受:他要流转亩荒山荒地,流转时间50年,每亩每年的流转费15元。也就是说,一亩荒山荒地50年才块钱。   别人难以接受,但我接受了。因为一开始我就和老板达成了协议:用工优先当地老百姓。建这么大的基地,从栽苗,到苗木配管,今后受益了还要配管,还要采摘、要运输,甚至加工,一刻也离不开劳力。   只是我一个人接受没用,开始的阻力三日三夜也说不完,连我一直很开明的父亲也不支持我,还有人说,我这是强迫村民卖祖业。我从父亲那里入手,一笔笔算账。我说,一亩块钱看起来是太少了,但山区有哪个可以靠流转土地发财?想发财得让土地生钱,流转出去后老百姓就可以就近务工,每天8个小时,可以得80块钱的工资;而且土地流转出去了又搬不走,50年后是谁的还是谁的,现在就那么荒在那里有什么用?   就是凭这些听起来毫无力量的道理,我一户户上门说服,慢慢有人开始试。这一试,居然试出了效果。从几十亩开始,从一家一户开始,到去年下半年,亩基地居然就那么建成了,而且想流转荒山的越来越多,就在几天前,高家湾片的片组长王子文还代表全组人找到我家,要求把他们组上亩荒山全部流转给那位老板。   为什么?因为我算的账兑了现。基地老板去年仅发给老百姓的务工工资就有60多万。其中,向延忠两口子就有4万多元,家里的农活也搞了,何乐而不为?   我长到40多岁,我父亲几乎从没表扬过我,但这次也对我说:还是年轻人眼光远些。   如果说荒山荒地让人心慌,那么,人心的“荒芜”则更让人担忧。特别是那些因病、因灾、因能力有限导致贫穷的人,我真不忍心让他们一辈子的日子就那么荒掉。当支部书记这三年,我不仅经常关爱孤寡老人,还累计为10位贫困生募捐了2万多元。在此我不想多说,只说一个“两只猪蹄子”的小故事。   那也是年,我刚当上支书那年。我们村里有个刘凡国,一家三口一直住在东倒西歪的土坯房里,想翻修又没钱,而且两口子的智力都有问题。有一天,他跟我说他想修房子,我问他有多少钱,他说攒了几千块。我说如果你自己能再想点办法,我可以向上级帮你争取3万元危改资金。他愣着眼问我:那么多钱我哪天才还得了?我说不用还。他不信,问我:还有这种好事?问话间,他已经高兴得浑身发抖。我心里却怪不是滋味。   他家建房子的砖和砂都是我帮他拖的。房子建起后,他总要感谢我。我每次去他家,两口子都要留我吃饭。我始终没吃,他好像欠了我的债一样。有一天,我给他送完砂再去给自己家里拖砂,第二天早上空砂时,老婆发现沙堆里冒出两只猪蹄。我一时没想明白,哪里来的?直到估摸着把猪蹄送还到他家里时,事情才彻底弄明白,原来真是他先天悄悄放进我的货车拖箱里的。   说这件不起眼的小事,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就是按政策帮了他一把,值得他如此感激吗?这就是我们的百姓。这件事让我深深感受到:越是贫穷的人越懂得感恩。所以,我下定决心,要以感恩的心情回报父老乡亲。这三年里,我带领全村百姓完善水利设施建设、新建安饮设施、新修乡村公路、安装太阳能路灯。我相信,我家乡的土地再也不会慌掉,老百姓的心里更不会“荒掉”。我们村里的老百姓一定会与全县人民一道奔小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huanzia.com/whzstxx/10652.html